近幾年,我國對印刷廠標準化的重視程度大有提高。如果是靠經驗為標準去帶領印刷工作,培養一個印刷機長需要至少四年的時間,而按照一個標準去操作,可以不需要經驗。這就是標準化帶來的高效益。我國開始對印刷行業投入的贊助經費達人民幣數百萬元,激發企業直接參與國家與行業標準制修訂的積極性,加快了新標準的立項與制定進度,完成了一批亟待修訂的陳舊標準,縮短了標準的制定周期,推動了行業的標準化進程。據統計,5年來共有445個次企業參與各類標準的制修訂。
作為廣州印刷廠應該怎么做呢?
有專家認為,按照標準化法規定,企業在沒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應當制定企業標準,作為正式生產的依據。已有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,國家鼓勵企業制定嚴于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,在企業內部使用。實際上,印刷行業不僅有國家標準,而且也有行業標準。但是,標準還不夠全面,不能全面覆蓋正在不斷發展和變化中的印刷包裝產業。在這種情況下,印刷包裝企業根據自己企業的生產經營特點,制定切合本企業實際情況的企業標準,是十分必要的,對提高產品的質量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。
因此,在印刷行業中,我們要想取得成效,就必須摒棄“經驗”,堅持“量化”,推行標準化管理,使每一項工作、指標、制度、方案、細則,都能在質量保證的前提下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的量化指標。廣州印刷廠要抓緊機遇發展!我們的管理更加系統化、規范化,最終建立廣州品牌!